,Telegram私人频道(www.tel8.vip)是一个Telegram群组分享平台。Telegram私人频道导出包括Telegram私人频道、telegram群组索引、Telegram群组导航、新加坡telegram群组、telegram中文群组、telegram群组(其他)、Telegram 美国 群组、telegram群组爬虫、电报群 科学上网、小飞机 怎么 加 群、tg群等内容。Telegram私人频道为广大电报用户提供各种电报群组/电报频道/电报机器人导航服务。
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
英国《自然》网站在6日的报道中指出,建造实用量子计算机的竞赛正迈入新阶段。此前领先的一些技术,如超导量子比特等目前正面临扩大规模方面的限制,而其他“小众”技术正迅速迎头赶上。目前量子计算技术路线已呈现“百花齐放”态势,超导、离子阱、中性原子等竞相“争奇斗艳”,不过最终“花落谁家”仍是未知数。
叠加是秘密武器
量子比特相比传统计算机比特更强大,是由于两个独特的量子现象:叠加和纠缠。叠加使量子比特能够同时为0和1,而传统比特只能为0或1。因为量子叠加态中同时存在多种状态,所以可同时处理多种计算。
不过,为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量子态,量子比特必须与周围环境隔离开。但又不能过于孤立,因为它们必须相互作用才能执行计算。
荷兰量子技术研究机构QuTech的研究总监伊文·万德斯芬表示,这就使建造一台实用量子计算机极具挑战性,尽管如此,该领域最近10年取得的进展“令人印象深刻”。
超导“一马当先”
谷歌的量子计算硬件 图片来源:《自然》网站
在多种量子技术发展路线中,超导量子比特“一马当先”。2019年,谷歌宣布开发出54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芯片,其对一个电路采样一百万次只需200秒,而当时运算能力最强的超级计算机“顶点”需要一万年,率先实现了“量子优越性”。
在这一领域,IBM公司去年11月宣布推出包含433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“鱼鹰”,预计未来几个月,该公司将推出首款拥有1000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“秃鹰”。
不过,科学家也指出,一旦芯片上超导量子比特的数量远远超过1000个,扩大规模就变得非常困难,因为每个量子比特都需要与外部电路相连以便进行控制。因此,IBM计划采用模块化方法,从2024年起将不再执着于增加芯片上量子比特的数量,而是将多个芯片连接到一台机器上。
IBM公司的量子计算系统 图片来源:《自然》网站
离子阱“不甘示弱”
霍尼韦尔量子计算机的离子阱 图片来源:《自然》网站
离子阱技术路线由于量子比特相干时间长、量子比特之间的连接性好、逻辑门操作保真度高等特点备受业界关注,现已成为通用量子计算机发展中的领先路线之一。
但离子阱量子计算机更难扩展,部分原因在于需要单独的激光设备来控制每个离子。美国初创公司IonQ开发出的方法能将多行离子封装到一个芯片内,量子比特的数量可能多达1024个。
网友评论